|
工作原理/working principle-----------------------------------------------------------◆◆
|
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当被测介质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中的平均温度。 |
产品特点/Product features-----------------------------------------------------------◆◆
|
1.直接测量各种生产工程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由于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修方便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食品、塑料、热处理等工业部门,是最简单且可靠的常用接触式测温传感器。 |
2.全国统一设计产品,连接尺寸通用,互换性好。采用装配式结构,零件分解性好,维修方便。 |
3.机械强度、耐压性能好,在有强烈震动、低温、高温、腐蚀性强等恶劣条件下均能安全使用。 |
|
产品结构/Product structure----------------------------------------------------------◆◆
|
装配式热电阻主要由接线盒、保护管、接线端子、绝缘套管和感温元件组成基本结构,并配以各种安装固定装置组成。 |
|
技术指标/Technical indicators--------------------------------------------------------◆◆
|
热电阻感温元件100℃时的电阻值(R100)和它在0℃时的电阻R0比值:(R100/R0) |
分度号Pt100: A级 R0=100±0.06Ω |
|
B级 R0=100±0.12Ω |
|
R100/R0=1.3850 |
|
|
★热电阻的测温精度 |
测量精度又称允许偏差或“允差”,指具体某支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与该类热电阻的标准分度表的符合程度。与热电阻一样,从理论上讲没有材质、组织结构、加工状态完全相同的两支热电阻,所以任何一支热电阻都与标准分度表有偏差,任何一支热电阻的两次测试结果也不一致,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标准分度表。根据符合程度或偏差的大小把热电阻分为A、B级,详见下表: |
精度等级/ 性能 /类别 |
A级精度 |
B级精度 |
测温允差(℃) |
铂电阻 |
±(0.15+0.2%|t|) |
±(0.30+0.5%|t|) |
基本误差 |
名义电阻R0(Ω) |
Pt10 |
10±0.006 |
10±0.012 |
Pt100 |
100±0.06 |
100±0.12 |
电阻比(R100/R0) |
铂电阻 |
1.3850±0.0010 |
测温范围(℃) |
铂电阻 |
-200~650 |
-200~850 |
备注:A级精度不适用于两线制的铂电阻;A级精度不适用于650℃以上的Pt100铂电阻; |
|
Pt10主要用于工作温度延伸到600℃以上的铂电阻。 |
|
|
|
★热电阻的稳定性 |
精度等级 /项目/ 内容 |
铂电阻 |
极限温度 |
在上下限分别受250h,在0℃测得电阻的变化值或换算成温度变化值 |
A |
B |
温度循环 |
经过0℃-上限-室温-下限-温度-0℃温度循环后,测得的电阻变化换算成温度变化值 |
≤0.15℃ |
≤0.30℃ |
热电影响 |
100℃时,改变置入深度测得的******电势 |
≤20μV |
自热影响 |
0℃时,改变激励电流从0.03至10mA,测得电阻的增量换算成温度增量的******值或自热影响评价值(Pt10:0.1~30mA) |
≤0.30℃ |
|
★响应时间 |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阻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τ0.5表示。 |
|
★热电阻公称压力 |
一般是指在该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外压(静态)而不破裂。允许公称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还与其结构形式、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有关。 |
|
★热电阻最小置入深度 |
一般不小于300mm(特殊产品例外) |
|
★自热影响 |
通过热电阻中的测量电流为5mA时,测得的电阻增量换算成温度值应不大于0.30℃。 |
|
★绝缘电阻 |
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可取直流10~100V任意值,环境温度为15~35℃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常温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MΩ。 |
测温元件选型说明/Sele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
|
类别 |
标记 |
分度号 |
材质 |
测温范围℃ |
性能特点 |
新 |
旧 |
优点 |
缺点 |
热电偶 |
K |
N |
K |
镍铬-镍硅 |
-40~1200 |
热电势线性好,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好,是使用最广泛的测温元件 |
不适用于还原气氛,受时效变化和短程有序结构变化影响 |
N |
M |
N |
镍铬硅-镍硅 |
-40~1250 |
具备K型热电偶全部优点,短程有序结构变化影响小 |
不适用还原性气氛,受时效变化影响 |
E |
E |
E |
镍铬-康铜 |
-40~900 |
在现有热电偶中,热电势率最高,灵敏度高,两级非磁性 |
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热导率低,具有微滞后现象 |
J |
F |
J |
铁-康铜 |
-40~750 |
可用于还原性气氛,热电势较K高 |
铁易生锈,热电特性漂移大 |
T |
C |
T |
铜-康铜 |
-40~350 |
可用于还原性气氛,热电势线性好,低温特性好。稳定性好 |
使用温度低,正极铜易氧化,热传导误差大 |
S |
P |
S |
铂铑10-铂 |
0~1600 |
适用于氧化性气氛,在真空中可短时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好不受时效变化影响,抗氧化、耐化学腐蚀,可作标准热电偶 |
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尤其是H2、金属蒸气)和真空环境,价格高,灵敏度低,热电动势的线性不好 |
B |
R |
B |
铂铑30-铂铑6 |
600~1700 |
适用于1000℃以上,热电势较小,可不用补偿导线,抗氧化耐化学腐蚀 |
不能用于600℃以下,灵敏度低,热电势的线性不好 |
|
引线制式/Lead system----------------------------------------------------------------◆◆
|
热电阻测量的温度是指测量端部分的热电阻元件所感应到的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元件电阻大小,但测量元件输出的电阻值包含了引线的电阻,所以引线电阻的大小和稳定以及处理方法直接决定了热电阻的测量精度。从热电阻的分度特性中已知,铂电阻的平均每度电阻变化率是0.385Ω/℃,铜电阻的平均每度电阻变化率是0.428Ω/℃;引线电阻不得使热电阻超出了其测温的允许偏差,两线制引线电阻不大于0.1Ω,否则就需做技术处理以扣除引线电阻。引线电阻包含热电阻产品的引线电阻(叫内引线电阻)和热电阻产品至显示仪表之间的引线电阻(叫外引线电阻 )两部分。引线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
|
两线制:热电阻产品只给出两根引线,测量电阻包含了引线电阻,一般引线电阻≤0.1Ω。两线制引线方法测量误差大,一般用于引线不长、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两线制仅指热电阻产品的内引线采用两根引线,用户安装的外引线必须用三根引线。 |
|
三线制:热电阻产品给出了三根引线,如果三根引线的电阻相等,就可以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内引线和外引线都采用三根引线,这是工业生产中最广泛的接线方式。 |
|
如下图所示,只要三根引线的电阻相等(即R1=R2=R3),那么测温元件电阻R0就与引线电阻的大小无关,并可表达为:R0=RAC - RAB。 |
|
三线制热电阻 |
四线制热电阻 |
|
四线制:热电阻产品给出了四根引线,这种方法可以完全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精度高,一般只适应于精密测量,如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
|
如上图所示,不管四根引线的电阻R1、R2、R3、R4是否相等,测温元件电阻R0都与引线电阻的大小无关,并可表达为:R0=(RAD+RBC-RAB-RCD)/2。 |
产品选型/product selection-----------------------------------------------------------◆◆
|
|
型号规格/type specification-----------------------------------------------------------◆◆
|
热电阻类别 |
产品型号 |
分度号 |
测温范围℃ |
保护管材料 |
|
单支铂热电阻 |
WZP-130 |
PT100 |
-200-420 |
1Cr18Ni9Ti 0Cr18Ni12Mo2Ti |
WZP-131 |
双支铂热电阻 |
WZP2-130 |
WZP2-131 |
|
信号类型/Signal type------------------------------------------------------------------◆◆
|
根据传输距离、二次仪表需求,可以确定产品的信号输出类型 |
|
安装方式/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
|
|